
周连科资料图
2017年3月,辽宁省政协原常委周连科因严重违纪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他从一名下乡知青、普通工人,一步步成长为葫芦岛市委宣传部部长、辽宁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省政协常委、文史委员会副主任。奋斗了整整40年,然而从一名正厅级领导干部到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不过几个月。
违规用人,大搞亲亲疏疏的庸俗关系
知道自己“即将到站”,便抓紧最后的时间,在到达任职年限的前两个月,未经请示省委组织部同意,擅自4次主持召开省文化厅党组会议研究干部事宜,突击调整25名干部。做出这件事情的正是辽宁省文化厅原党组书记、厅长周连科。其后,经省委组织部核查认定,违规调整的干部任免无效。
据了解,周连科自2010年12月调任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后,像这样违反组织纪律违规提拔干部便成了家常便饭。
2012年8月,他将一名干部调入省文化厅。两年后,该干部通过竞聘担任某处处长。后经组织核查,该干部在竞聘前既没有调研员任职备案,也没有公务员身份,根本不具备竞聘处长的资格。
2015年,他将厅机关一名干部安排到下属企业任副经理主持工作,并从中收受好处费5万元。
2016年,周连科违规用人的问题在省文化厅整治“吃空饷”突出问题中浮出水面。经查,他违规将其亲属从企业调入省文化厅下属单位省图书馆,2012年至2015年,其亲属长期不上班还领取薪酬10余万元。省文化厅对此进行严肃处理,给予周连科亲属记过处分并收缴违规所得。对此,周连科非常不满,还厚着脸皮多次向有关单位写信反映。
周连科自以为在政界多年,谙熟各方关系,不仅公然违规调整提拔干部,还借自己住院、出国、家人婚丧之机,以“人情往来”为由,大打纪律“擦边球”,收受下属、同事财物共计40余万元。还于2013年至2014年间,两次指派下属单位提供价值近20万元的文物和名家字画用于送礼。
这些问题大都发生在周连科退休前四五年内,他在忏悔书中坦白道:“觉得‘船到码头车到站’,便开始考虑自己的后路和退路了,放松了对自己的纪律约束。”自身存在严重问题的周连科对省文化厅存在的公款消费、虚假票据报销、利用项目谋私等违纪问题长期不管不问,从而助长了文化厅的不正之风,给部分干部违规违纪提供了可乘之机。
以扶贫为名购买化肥却肥了自己
作为在基层工作多年的党员领导干部,周连科本应深知群众疾苦、心系群众、帮助群众,把党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然而,精于算计的周连科却把算盘打在了专项资金上。
某公司2008年企业破产拍卖,时任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周连科提议并介绍企业家张某购买。张某与周连科“交情”甚厚,早在1997年,在周连科的帮助下,张某就在购买转制企业中赚了一笔。对于周连科此次提议,张某自然“心领神会”,以自己的资产办理抵押贷款购买了该企业并更名为润达公司,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周连科的姐夫,实际经营活动则由周连科一手操控。
张某购买企业仅1年,就用润达公司土地和厂房办理了抵押贷款,收回了出资本息,公司实际上就成了周连科自家产业。为了企业运转和偿还贷款利息,周连科便利用主管拨付专项资金的职务便利,不断给自家企业“输血”。
2009年9月,周连科以省委宣传部在某市扶贫为由,让另一市委宣传部向某化工公司索要化肥200吨,价值32万余元。然而化肥没有用于扶贫,却“扶”了润达公司。2010年底,周连科以“三下乡”项目活动为名义,又为润达公司捞了42万元。
2012年,周连科故技重施,先后以省文化厅扶持“农村自办文化活动”以及“文化广场及村文化建设”的名义,用专项资金为润达公司购入大量化肥。就这样,周连科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将一笔笔专项资金赚进自家腰包。经查,2010年至2012年,他在担任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和省文化厅厅长期间,侵吞公款公物折合人民币共计340余万元。
长期在宣传战线的周连科给他人讲了多年的马列主义,最后自己奉行的却是实用主义和拜金主义。在他看来,“共产主义是美好的,但可望而不可即。理想是空的,现实是实的,还不如放弃不切实际的空想,去追求现实的实实在在的利益,去满足自己的需要。”这样的想法就像一只魔爪,把周连科一步步拖入深渊。
“交穷朋友需要你帮他,交富朋友才能他帮你”
在周连科从违纪走向违法的道路上,两个他自认为的“铁哥们”——企业家张某和金矿老板梁某,起了重要的“助推”作用。通过周连科,他们不仅在企业转制过程中大发其财,还在企业经营中多次受到周连科的“照顾”。
而周连科也在“照顾”哥们的同时得到了丰厚的回报。经查,从1998年至2016年,周连科先后索取、收受张、梁2人财物共计589万余元,其中在十八大以后,收受财物257万余元。
“交穷朋友需要你帮他,交富朋友才能他帮你。”秉持这种交友观的周连科对自己的朋友一点也不客气。2001年,周连科收下了梁某所开发的1栋价值120余万元的别墅,其后又由张某出资90余万元为周连科扩建并装修该别墅。
2015年周连科父亲去世后,他以报销父亲住院费用的名义向张某索要60万元;2016年4月,周连科又以其妻子在海南承包山林为由,向张某索要70万元。
周连科以为这种多年的“朋友关系”十分牢靠,直至被组织审查后,他才看清了这两个“朋友”给他带来的不是幸福生活,而是人生的毁灭。“商人就是靠‘吃小亏占大便宜’‘舍小利而取大利’来征服权力获取不正当利益的。对于一个领导干部来说,获小利不能改变人的一生,却可以毁掉人的一生。”周连科明白这个道理时,他所谓的“朋友”已经离他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