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党委书记辛国华讲话 |

|
纪委书记孙艳玲做廉政建设工作报告 |
4月1日,学院2015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在学术报告厅召开。会议全面回顾总结了2014年学院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研究部署了2015年工作任务。纪委书记孙艳玲主持会议,并做了题为《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营造风清气正心齐的政治生态》的工作报告。党委书记辛国华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
孙艳玲在报告中从五方面回顾了学院2014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一是统筹谋划部署,“两个责任”得到落实;二是加强学习整改,坚决纠正“四风”,作风建设取得新成效;三是着力源头治理,制度落实取得新成效;四是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得到完善,预防职务犯罪专项工作有效开展;五是全面履行纪检监察职责,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
孙艳玲强调,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学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工作还不够明确和深入;制度建设还需加强,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管钱的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个别党员干部还存在思想误区,对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获取不正当利益的想法仍然存在;不愿意接受别人监督,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还不够强。对此,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在部署2015年学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主要任务时,孙艳玲指出,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纪委十八届五次全会精神和省纪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落实“两个责任”,深化“三转”,加强教育监督,强化责任追究,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具体规定精神,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大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扎实做好六方面工作,一是严明党的纪律,加强纪律建设;二是突出责任追究,深入落实“两个责任”;三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弛而不息纠正“四风”;四是强化监督审计,建立健全拒腐防变制度;五是拓展载体,深化廉政教育;六是加强监督责任,提高纪检队伍履职尽责能力。
辛国华在讲话中,深刻分析了从严治党新常态和反腐败斗争新形势。他强调,要认清形势,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要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强化责任追究;要提高认识,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纠正“四风”;要深入推进廉洁校园建设,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辛国华重点强调了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他指出,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是构建廉洁校园的前提条件。对于高校来说,教师肩负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和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良好的师德师风是校园廉洁之风的基础。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人格魅力。高校教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主力军。2014年教师节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提出了好老师的“四有”要求,即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教师有理想信念,就是要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育人先要律己,为师更应重德。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不仅是各级各类教育部门最崇高的教育宗旨,也是人民教师的天职和重要任务。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对青年学生价值观的养成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不能想象一个没有正确理想信念的人能够成为好老师。”的确,如果教师没有正确的理想信念,在课堂上经常怪话连篇、牢骚满腹,怎能鼓励学生健康成长?其实,学生对个别教师在大学课堂上谈生活琐事、发牢骚甚至读一些低级趣味的段子,是很不满意的。大学教师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渊博的知识和昂扬进取的精神,在课堂上传播正能量,才会受到学生敬重,才能感染和教育学生。教师的言行如果不能得到学生尊重,课堂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教书育人就会受到影响。
辛国华要求,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必须守好政治底线、法律底线、道德底线;决不允许各种攻击诽谤党的领导、抹黑社会主义的言论在大学课堂出现;决不允许各种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言论在大学课堂蔓延;决不允许教师在课堂上发牢骚、泄怨气,把各种不良情绪传导给学生。
辛国华指出,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我们学院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深刻认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严峻复杂形势,彻底消除与己无关的想法,主动适应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新常态,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为我们学院又好又快的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院领导、副科级以上及机关各部门干部、全院党员、辅导员、教研室主任参加会议。
来源: 宣传部 录入:于志强 时间:2015-04-02 13:49